她说怀揣专注“研磨”的勇气,选择属于自己的路
因为高中就对生物考试当中梳理逻辑的考察项目非常有兴趣并且擅长,所以我在来到DKU的伊始就知道要选择分子生物学这个专业。我花了一些时间去了解自己具体的兴趣所在,通过TED分享,网络研讨会和嘉宾分享,最终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合成生物学。
对我最具启发意义的一个TED分享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一位教授Lynn Rothchild,她提到了人类登陆火星这个宏大的梦想和以生物学作为实现梦想的工具。航天工程中,提高舰载效率的方法是减少携带物品的重量和体积,而科学家也已经发现被工程化的生命有潜力长成建筑物的大小。所以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将被工程化的生命变成登陆火星的原材料,提供建材、食物等生活必须品。这个TED 分享为我打开了视野,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有目标性地改造生命,使其完成特定的任务。所以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更多地致力于学习合成生物学的技术。
大三上学期在美国杜克学习时,我联系到杜克研究合成生物学的Mike Lynch教授,并有幸参与到他的研究中。他的课题专注于生物制造化学品,因为生物生产较化学生产而言,有更高的选择性,不会有很多副产物,所以可以减少提纯这一步的时间和成本。我们的项目专注于用工程化的大肠杆菌生产乙二醇 (Ethylene Glycol),一种化学合成的原材料。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的工作是筛选菌种。我们设计了4组不同的基因通路,从不同的角度加强能量的流动,让大肠杆菌摄入的糖更多地被合成乙二醇。我的任务就是测试哪一种基因通路或者几条基因通路是否可以协同工作,哪一种效果最好。
当时的我在科研领域还属于菜鸟,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有时细菌养不起来,或者结果不符合预期。这些时候都需要多次地重复实验,每一次都要进行复盘,以找出问题所在。在科研中,这叫做故障排除 (Trouble-shooting),属于每个成熟科研人的基本素质。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做发酵罐实验,以此来模拟工厂中生物生产的过程。通常的试验周期为一整个星期,每6个小时取样一次。而我的前两次实验都在24小时就宣告了失败,仔细排查后才发现是因为发酵罐没有自动加入杜绝细菌滋生气泡的溶液。第三次实验时,我甚至在实验室整整待了两天,一直盯着罐子,确保它的检测装置在正常运作。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里,从斯坦福毕业的博士生作者把科研过程中缓慢取得成果的过程比作研磨 (Grinding)。 故障排除就是研磨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即将出成果的路上,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95%的时间可能都要面对枯燥的研磨。我在杜克的科研经历就让我对此有了切身体会。
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博士生、科研人,我需要专注研磨的勇气,那种一次次重复实验、反思的勇气。每一次失败都会消磨我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但我依旧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来。直至成长为一名成熟的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者),不再需要亲自去研磨,而是要为团队里的学生指明方向,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科研愿景,了解并清晰传达其意义。
本科阶段,我深度接触了三位PI,在他们的实验室做最基础的研究工作。通过跟他们和他们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他们研究的意义常常被质疑,但他们所有人都坚信这是可能的,一部分或许是出于经验,但更多的是对科学坚定的信念,相信创新没有边界。
和师哥在杜克实验室前合照
带领团队参加iGEM (国际基因组工程大赛) 并喜获银奖算是我在DKU最为引以为傲的一项成就。高中时我就有过参赛经历,从而发现iGEM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来说是一个组队运作科研项目的优质平台。所以来到DKU之后,在得知学校先前并没有参赛经历后的我便打算建立一支队伍。
组队的首要任务就是集资,用于支付3万人民币的报名费和支持后续的研究。大一那一年的集资工作并不成功,于是到了大二,我打开了思路,开始从学校各个部门集资,最终成功凑出了报名费并申请到了学校创新创业中心提供的科研经费,参赛队伍也就此诞生。
iGEM团队合影
我们将参赛项目的主题定为了用工程菌生产可以杀死绿藻的多肽。通过三个月的实验,我们成功生产出了多肽,测试了其杀藻效率,并且设计了将多肽分散到水中的装置,因此获得了比赛银奖。我也成功让iGEM变成了学校每年派代表队参加的一项传统赛事,为其他年级的同学提供了科研平台。
iGEM实地考察
在美国杜克学习的学期,我最喜欢的就是去看学校的体育赛事。最开始是跟我师哥去看棒球比赛,当时我们坐在击球手的左侧,只要击球成功,就会有一只狗狗从旁边跑出来叼着棒球棒跑一圈,大家会欢呼,可以跟吉祥物拥抱。后来就是去看橄榄球比赛,每一次触地得分都会放烟花,拉拉队会出来跳舞。美国是一个体育氛围浓厚的地方,大家会为了成功欢呼雀跃,那种氛围非常让人热血沸腾,可以放松下来、欢呼、激动,令我享受其中。
杜克的棒球比赛
在DKU,有两位老师带给了我莫大的帮助。黄林峰教授是我们iGEM项目的骨灰级元老,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支持和建议。黄教授也非常会教课,在讲解抽象的生物概念时总会融入精彩有趣的历史和故事,引人入胜。
另外一位就是Austin Woerner老师。写科幻小说一直以来是我最大的一个爱好,在得知Austin有创作性写作经历后,我便找到他,和他一起讨论出了一个自主学习 (Independent Study) 方案。我们决定从历史上最成功的几本科幻小说入手,学习写作和构建世界观的方式。Austin非常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与我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文学分析技巧,激发了我的写作思路,也帮助我建立了写作的信心。
和Austin老师的合照
两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更多关乎人生的成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立刻找到他们寻求他们的建议,他们可以看到我的问题,并且传授给我比书本更精彩的智慧。原来真的会有人不计回报地倾囊相授,给你最真挚的建议。或许是受到他们的影响,在有人来寻求我的帮助时,我也会带着同样的热忱予以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泡泡”里,它是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环境,也是我们看待人事物的固有认知。大学是我们第一次冲出“泡泡”面对世界的时候,会接触到许多和我们不一样的观念与行为。我们可能会因此意识到自己的狭隘,也会认为自己很渺小,甚至会接收到来自他人的质疑,但不要因此气馁,而要学会分辨,分辨哪些声音值得纳入,哪些声音应该被过滤。借用Taylor Swift的一句歌词来鼓励大家:“You are on your own kid. Yeah, you can face this. 靠自己,你能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你只需要找到属于你的。
另外分享两条比较实在的建议:
1. 拓宽社交网络:信息差是现今世界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多跟学校内外的同学和教职工交流,他们从学术和生活上都能给我们提供能多想法和建议。
2. 选择对你来说最好的:拿到Offer之后,我一直都在纠结选择国内还是国外,优劣对比过了很多遍,但我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我的纠结主要来源于和其他同学相比较,我很怕我的选择不是世俗意义上“更好的”。但在花了很长时间仔细考虑过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以及可以获得的学术资金支持、人脉等现实因素后,我终于幡然醒悟:原来西湖大学对于我来说就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就像我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你只需要找到属于你的。
- END -
供稿:陈佳妮
编辑:Carol/Jasmine
往期推荐
》他说带着兴趣、激情和耐心不断试错,热爱定会明朗
》她说不妨兼容文理,玩一场无限游戏
》她说踏实做好当下,是对未来最好的准备
关于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连续多年被U.S. News、华尔街日报等权威机构评为全美十所顶尖大学之一)和中国武汉大学(中国“双一流”大学/985大学/211大学)在江苏省昆山市合作创办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也是唯一由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学在华创建的中外合作大学。
咨询电话 :
0512-36657028
QQ线上答疑群 :
425667325 (高三学生)
526124074 (高一高二学生)
电子邮箱 :
china-applications@dukekunshan.edu.cn
本科招生网站 :
admissions.dukekunshan.edu.cn